快讯网
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科技 图库 滚动新闻
网站图库网站地图

寒假将至 网警提醒警惕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陷阱

社会 ● Kxnews.Com.Cn ● 2025/01/06 10:01:14 ● 互联网 ● 访问:

   中新网 1月3日电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,互联网的普及,网络游戏成为许多小学生喜爱的娱乐活动。

  然而,部分小学生为了绕过游戏的防沉迷系统,使用大人身份证信息登录游戏网站,却因此陷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,导致财产受损等一系列问题。

  小学生网络游戏受骗案例

  运城小学生被诱导盗走家长微信

  运城市盐湖区一名小学生在用家长手机玩游戏时,被不法分子以赠送 “游戏皮肤” 为由,诱导添加其社交账号,并套取了家长的有关账号、手机号、邮箱验证码,试图盗走家长社交账号中的3万元 。

  幸好在家长发现社交账号异常后,反诈民警迅速对社交账号账户进行了保护性止付,避免了财产损失。

  晋中11岁小学生被威胁骗走万元

  11岁的小学生张某某在使用父母手机玩游戏时,看到免费赠送游戏皮肤的消息,添加 “客服” 通讯账号后,被 “客服” 告知因未成年人操作导致公司财务被冻结,需配合解除冻结,否则将起诉其父母坐牢。

  张某某在对方恐吓下,通过视频按要求操作并展示付款码,最终被转走约1万元。

  长治小学生被游戏主播骗走1.6万元

  12岁的小刘用爷爷的手机号注册账号玩游戏,并在 “****语音” 的游戏专区里和其他玩家互动。

  刷视频时,一游戏主播发给他二维码,称扫码进群有惊喜。小刘扫码进群后,主播称其进入诈骗群,退群会被处罚和拘留,还恐吓他说警察会来抓他。小刘在长时间诱导和恐吓下,心理防线崩溃,先后转账1.6万元。

  吕梁9岁小学生视频通话被骗5900元

  吕梁9岁的张某在家中接到自称警察的陌生人打来的视频电话。

  对方以调查赠送游戏皮肤是否收到为由,让张某共享屏幕,并指使其通过家长手机进行转账,张某共计损失5900元。

  原因分析

  学生自身特点:心智不成熟,社会经验不足,易被骗子的花言巧语诱惑,且因害怕被家长责备而不敢告知家长,导致被骗金额增加。

  家长监管不力:部分家长对孩子上网行为关注不够,未妥善保管手机、身份证、银行卡及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,也未对孩子进行充分的防诈骗教育。

  平台审核漏洞:部分游戏平台的未成年人审核机制存在缺陷,某游戏平台注册时只需输入身份证号等信息,未进行人脸识别等复合验证,导致孩子可轻易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登录。

  防范建议

  家长层面:加强对孩子的上网监管,关注孩子日常动态,保管好个人信息物品,教育孩子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及各种诱惑,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。

  学校层面:加强网络安全教育,通过课程、宣传活动等提高学生的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

  平台层面: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措施,完善实名认证和审核机制,如增加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,加强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和消费的限制。

(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快讯网立场。)

手机扫码阅读一下
上一篇文章
朋友,你好吗丨海上漂流36小时求生女孩:我仍欣赏海的波澜万丈
下一篇文章
如何办理北京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手续?
  • 你该读读这些:一周精选导览
  • 小学突发火情!原因初判→
  • 国产原研药、手术机器人为中国
  • 保温杯手中“爆炸”,只因泡了
  • 了不起的小生意2025:只要敢突
  • 「抖音商城狂欢季品类日|珠光
  • 曾登厦门热搜第一,艺术家杨烨
  • Copyright © 2012-2025 Kxnews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,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:67650701